浠水地圖全圖高清版將浠水縣和蘄春縣全部包含在內,此圖詳細的介紹了兩縣的具體環境和位置分布,之間的交通樞紐和交匯點也十分明顯。按照需要來查找目的地,掌握周邊所有的路線走勢。
浠水縣,隸屬湖北省黃岡市,為武漢城市圈重要組成部分。全縣版圖面積1949平方千米,轄16個鄉鎮區處,649個村。
浠水縣位于大別山南麓,湖北東部,長江中游北岸,隸屬黃岡市。處在九江、黃石、武漢的長江開放開發區內,長江水道、柳界公路、滬蓉高速公路平行過境;黃石長江大橋直跨浠水散花;京九鐵路橫穿境內,并建有客貨兩站,形成了鐵路、公路、水路四通八達的網絡。
地形地貌
浠水縣地勢自東北向西南傾斜,最高處三角山海拔1055米,最低處梅子湖海拔14.5米,相對高差1040.5米。地理概貌可分為北部山區、中部丘陵、西南沿江平原區,各占浠水縣總面積的20.4%、63.9%、15.7%。
氣候
浠水縣屬典型的亞熱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冬冷夏熱,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年平均降水量在1300毫米左右,最多年份為1873.1毫米。降水量多集中在6-7月,造成嚴重的洪澇災害。年平均日照時數為1895.6小時,最多年份2186.4小時,最少年份1627小時。年平均氣溫16.9 ℃,極端最高氣溫41.2℃;極端最低氣溫-12.5℃。無霜期230-258天。
記者之縣
浠水縣在20世紀就有了“記者縣”的稱謂。據浠水縣委宣傳部的不完全統計,散布在全國各地的浠水籍記者達千余名,其中具有高級職稱的就有上百人。而在當代,因為從這里走出的記者人數眾多,散布在全國各地,使得浠水“記者縣”的稱謂不脛而走。從事新聞工作的浠水籍記者究竟有多少,尚無準確的數字。何格非說,浠水“盛產”記者,除了歷史文化的淵源外,也是聞一多新聞理想和精神風骨對一代又一代的浠水人產生了巨大影響。
巴河天獅
傳統舞獅子,是由兩人穿著獅衣,或搶繡球、或上高桌、或爬天梯,而巴河的天獅是金鉑彩紙扎成,兩根竹竿支起,由一個人舉起來玩耍。傳說巴河這種獨特的天獅舞與他們的祖庭武落鐘離山和始祖廩君極有淵源。武落鐘離山位于長陽龍舟坪西南30公里處(相傳是巴人祖先廩君誕生地及擲劍稱王處),湘鄂川黔土家人被視為尋根祭祖的圣山,朝拜者絡繹不絕。天獅洞洞口,雄踞一頭由水漿石凝成的巨獅,清泉從獅胯下飛瀉而出,蒸騰著縷縷白氣,好似天獅一般,傳說這頭天獅就是巴族首領廩君的座騎。東漢時期巴人“五溪蠻”暴動被鎮壓后,流放七千余口到鄂東巴水等五水地區。為了紀念先祖,巴人就把這種祭祀大禮的活動保留下來,一直流傳至今。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