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門縣地圖高清版大圖是當地最標準的地理地圖,用戶可以憑借此圖來進行專業性的地理分析,了解不同村鎮以及山脈的分布詳情。每一條重要的道路也有清晰的描繪,適合于導航分析等環境。
石門,隸屬于湖南省常德市,為湘西極北之地。石門地處湘鄂交接,東望洞庭湖,南接桃花源,西鄰張家界,北連長江三峽,有“武陵門戶”與“瀟湘北極”之稱。
石門是“中國名茶之鄉”、“中國茶禪之鄉”、“全國綠茶出口基地縣”;“中國柑橘之鄉”、“中國早熟蜜橘第一縣”;也是“湖南省旅游強縣”;國家主體功能區(國家級重點生態功能區)建設試點縣。
地形地貌
石門地形呈現彎把葫蘆狀,地勢自西向東南傾斜,西北部,群山疊翠,東南部,平崗交錯。陸地最低處為蔡家溪與澧水匯合處,海拔42.5米,最高處是壺瓶山頂,海拔2098.7米;全縣平均海拔在500米左右。南部有十九峰、觀國山、太浮山;中部有燕子山、云落觀、八戶山;西部有東山峰、亮埡山、鵝公山;北部有太青山、壺瓶山等。沱、渫、道、澧四水域有子良、磨市、雁池、二都、易家渡、蒙泉等河谷平原,乃全縣境內之“膏腴”。
水文
石門縱橫全境的河流溝溪有236條。發源或流經縣境的有澧、渫、沱、澹、道、黃、涔7條水,沱水、澧水、道水自西向東,分別貫穿縣境北部、中部、南部,入松滋,臨澧,而后匯入洞庭。渫水從西北往東南縱貫,長約165公里。
氣候
石門屬中亞熱帶向亞熱帶過渡的季風氣候區。境內年平均氣溫16.7度,最冷的元月平均氣溫5度,最熱的7月,平均氣溫28.6度,全年無霜期282天,日照1646.9小時,年平均降雨量1540毫米。
敬土地
石門先民神化土地,崇拜土地,想象出了各種各樣的土地神,俗稱“土地菩薩”,簡稱“土地”。
在石門人的心目中,土地神的法力甚大,除管五谷生長,風調雨順外,主要掌管人的疾病禍福。因此,石門人極端崇拜“土地菩薩”。石門西北鄉的“土地菩薩”很少建土地廟,多是在村頭寨尾或田邊地角,用“三塊巖板立個屋,兩張黃紙做大門”。
敬古樹
石門有許多植物崇拜遺俗。屋前屋后如果有一棵上百年歷史的大樹就稱之為古樹,古樹不僅不能砍,連樹枝也不能去折斷,否則驚動了樹神會不吉利。石門人常常在古樹蔸腳下砌一小石屋,逢年過節或不定期去燒香拜樹。
古代石門人常常會觀察古樹神奇地顯“靈”,預兆某種事情出現。譬如石門覃氏把白花樹崇拜成神樹,稱作“菩舍樹”。覃氏感念它的靈異,在樹后建祖祠,定堂號“白花堂”,對樹特別保護,根部培土施肥,四周砌石欄,防止別姓嫉妒破壞。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