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東縣地圖全圖高清版是按照當地行政區域進行劃分的地圖,用戶可以按照不同的城區來查找你需要的地點,此圖涵蓋了衡東、湘江、衡山縣的周邊全部范圍,將鄉鎮位置也清晰的展示了出來。
衡東縣,隸屬于湖南省衡陽市,位于湖南東部偏南,居湘江中游的衡陽盆地與醴攸盆地之間。東連攸縣,南與安仁縣、衡南縣為鄰,西部是50公里長、400米寬的湘江與衡山縣隔水分界,北與淥口區接壤。總面積1926平方公里。
位置境域
衡東縣位于湖南東部偏南,居湘江中游的衡陽盆地與醴攸盆地之間。東連攸縣,南與安仁縣、衡南縣為鄰,西瀕湘江與衡山縣隔水相望,北與湘潭、株洲接壤。總面積1926平方公里,約占湖南省總面積的0.9%。
地勢地貌
地形以丘陵為主,兼有平原和山地。地勢東南高西北低,鳳凰山雄踞于東部,四方山矗峙于南部。
氣候
屬亞熱帶季風溫潤氣候,年平均氣溫17.7℃,雨量豐沛。年均日照1812小時,年均氣溫18.9℃,年均降雨量1336mm,相對濕度為78%,年無霜期300天。
影子戲
影子戲是一種以漁鼓說唱與紙型或牛皮影子相結合的摹擬戲。聲腔分道情、四平、神仙腔、昆腔及小調五類。明代,用漁鼓伴唱,多為一人班;清代為二人班,增加鑼鼓、課子、胡琴,一人打鑼鼓,一人耍菩薩(影型),甲唱乙和,繪影繪聲。影型鏤花古樸、細膩,為民間剪紙雕刻藝術珍品。民間傳說、歷史故事、戲曲劇本等都被吸收為影子戲橋路,劇目多達2000余出。
花鼓戲
衡東花鼓戲是衡州花鼓戲的一個流派,是湘中和湘南最具影響的一支花鼓戲。衡東花鼓戲劇工作者堅持在繼承的基礎上創新,在普及上的基礎上提高,共整理傳統花鼓戲143個、劇本100余個,唱腔曲牌288個。
衡東土菜
衡東土菜源遠流長。清朝時期,三樟黃椒就因清脆可口、色味俱全,被賜為“貢椒”。此外,楊橋麩子肉、新塘地皮子、草市豆腐、霞流咸蛋、石灣脆肚等土菜也早已成為代表菜。衡東人就地取材,開始大規模經營衡東土菜餐飲。
衡東話
衡東話是衡東縣域的主流方言,屬于湘語長益片。它與衡山話極為相似,兩地原屬同一區劃,故也常常統稱為衡山話。衡山話分為前山話和后山話,衡東縣均使用前山話。衡東話有21個聲母,39個韻母,6個聲調。樸素的農業元素和淳樸的人文風俗。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