館陶地圖全圖高清版清晰的將每一個行政區域進行了劃分,通過完整的地貌分布來查看當地的變化。此圖將館陶以及周邊相鄰縣區全部包括在內,按照主要的線路交界點,可以輕易的辨別方位。
館陶縣,河北省邯鄲市下轄縣,地處河北省東南部,以衛運河為界與山東省冠縣、臨清市毗鄰。
館陶縣先后榮獲中國蛋雞之鄉、中國黑陶藝術之鄉 、中國糧畫之鄉、中國輕工軸承之鄉、中國黃瓜之鄉、中國漆畫藝術之鄉、全國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示范縣、全國電子商務進農村示范縣、全國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縣、全國中醫工作先進縣、全國群眾體育工作先進縣等等30余項國家級殊榮。
地貌
(1)平原
館陶縣屬掩埋古河道的壤質土沖積平原。地勢西南高,東北低,南部海拔43米,北部海拔36米,自然坡降為1:5000。由于河流多次交互沉積,以及剝蝕沉積的影響,形成了微度起伏的地形,形成一些中小地貌,主要類型有沙河故道、緩崗、二坡地、河間洼地和河旁洼地。除河旁洼地外,其他地貌類型大體呈帶狀南北分布或東西分布。
(2)河流
河流主要有漳河和衛運河。漳河源于山西省晉東南地區,館陶縣境內河道僅長4.2公里。漳河為季節性河流,平時水少或無水,雨季流量增多。
衛河源于河南省輝縣百門泉,在徐萬倉入境注入衛運河,沿東部縣界向東北方向流去,衛運河縣境內河道長40.5公里。
氣候
館陶縣屬典型的暖溫帶半濕潤大陸性季風氣候,日照充足,雨熱同期,干冷同季,隨著四季的明顯交替,依次呈現春季干旱少雨,夏季炎熱多雨,秋季溫和涼爽,冬季寒冷干燥。年平均氣溫14℃,最冷月份(一月)平均氣溫-2.5℃,極端最低氣溫-20℃,最熱月份(七月)平均氣溫27℃,極端最高氣溫42.5℃,全年無霜期200天,年日照2557小時。
館陶黑陶文化
黑陶是4500年前中國新石器時期龍山文化的典型代表,古老的漢族制陶技藝,館陶是龍山文化的重要部分。據史書記載,館陶因此得名。館陶處在黃河中下游,為黃河沖積平原,大量優質的粘土是制陶的天然原材料,為制陶業的興盛奠了基礎。
館陶皮影
館陶皮影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館陶縣南孫店村皮影大約在宋金時代由汴京(今開封)遷傳而來,經過幾百年的發展,形成了獨具特色的一門藝術。其綜合了戲劇、音樂、美術的某些特點,集藝人刻繪與民間演唱為一體,別致、豐富、雅俗共賞具有獨特的藝術魅力。皮影藝術的表現方式幽默風趣,非常口語化,通俗易懂,具有鮮明的地方特色,可謂“三尺生捎作戲臺,全憑十指逞詼諧,有時明月燈光下,一笑還從掌中來?!别^陶皮影的代表人物是姚汝廷。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