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地圖全圖高清版將當地的鄉鎮以及市區位置,都做了詳細的規劃。用戶能通過地圖來了解每一個地區的主要方位,并且參照地圖的路線指示,掌握每一個地點距離遠近,便于用戶使用地圖來進行導航選點。
亳(bó)州,簡稱亳,古稱“譙(qiao)城”,安徽省轄地級市。亳州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新石器時代就有人類在此活動,是中華民族古老文化的發祥地之一。
地形地貌
亳州市全境呈東南西北向斜長形,整個亳州地勢西北高而東南低,以1/9000地面自然坡降向東南微傾。西北部譙城區詹樓地勢最高,海拔42.5米;東南以利辛縣展溝南部最低,海拔22米,相對落差20.5米。由于受河流蜿蜒切割變遷和黃河歷次南泛的影響,形成平原中崗、坡、碟形洼地相間分布,具有“大平小不平”的地貌特征。
土壤
亳州市土壤類型主要有砂礓黑土、潮土、棕壤土和石灰土。其中砂礓黑土(又叫青黑土)是一種具有腐泥狀黑土層和淺育性砂礓層的暗色土壤,是古老的農業區耕作土壤之一,分布面積最大,約占全區總面積的71.6%;潮土系黃泛沉積物發育而成,約占總面積的23.2%;棕壤土系老的黃土性沖擊母質所形成,分布于河流中游沿岸,呈帶狀分布,占土地總面積的1.5%。石灰土系以石灰巖為主的風化積物發育而成,均集中在小山丘周圍,約占土地面積的3.7%。
氣候
亳州市氣候處在暖溫帶南緣,屬于暖溫帶半濕潤氣候區,有明顯的過渡性特征,主要表現為季風明顯,氣候溫和,光照充足,雨量適中,無霜期長,四季分明,春溫多變,夏雨集中,秋高氣爽,冬長且干。因氣候的過渡性,造成冷暖氣團交鋒頻繁,天氣多變,年際降水變化大,全市歷年平均氣溫14.9℃,平均日照2184小時,平均無霜期213天,平均年降水量831毫米。
武術:亳州地處中原,武風昌盛。鄉民多習武,特別是回民練武成風。亳州歷史上武人輩出,晰揚掌、陳摶老祖心意六合八法拳均產生于亳州。
剪紙:亳州的舊時大戶人家閨女出嫁,每件嫁妝都貼有色彩鮮艷、構圖新穎的剪紙,亳州一些人家的室內和許多單位的會議室,都飾以民間特色的剪紙。
高蹺:亳州高蹺是人踩在木棍上表演,通常是訓練有素的團體。
大班會:是由亳州班房衙役創造的一種舞劇。“亳州大班會”又稱“拉秦檜”、“鬼會”,大班會中的主要人物是通過典型的、性格化的舞蹈動作,刻畫出鮮明的人物形象。
三斗:亳州社會有很多消遣娛樂活動,如斗雞、斗蟋蟀、斗鵪鶉、踢毽子、聽書、聽戲、養鳥、養花、下棋、搓麻將等,最有特色的是前三種,被稱為“民間三樂”。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