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安地圖全圖高清版式是非常清晰的地形分布圖,地圖橫跨永宜春和贛州,將所有的城區(qū)位置都包含在其中。其中還有重要的交通路線和水流分布位置,按照地圖的展示,可以快速根據(jù)方位來進行查找。
吉安,是江西省地級市。古稱廬陵、吉州;元初,取“吉泰民安”之意改稱“吉安”。
吉安是贛文化三大支柱之一,自古乃人文淵源之地,孕育了自成一系的江右廬陵文化,素有“金廬陵”、“江南望郡”、“山水福地”、“文章節(jié)義之邦”、“狀元之鄉(xiāng)”、“才子之鄉(xiāng)”、“廬陵風光半姑蘇”、“將軍市”、“紅色搖籃”、“革命圣地”的美譽。
地形地貌
吉安市地形以山地、丘陵為主,東、南、西三面環(huán)山。境內(nèi)溪流河川、水系網(wǎng)絡酷似葉脈,贛江自南而北貫穿其間,將吉安市切割為東西兩大部分。地勢由邊緣山地到贛江河谷,徐徐傾斜,逐級降低,往北東方向逐漸平坦。北為贛撫平原,中間為吉泰平原。
山系
吉安市境內(nèi)山體主要由兩大山脈構成:贛江西部為羅霄山脈,東部為雩山山脈。羅霄山脈為武功山、萬洋山、諸廣山的統(tǒng)稱,聳峙于贛湘邊境,是南嶺中部大庾嶺的北支,整個山脈走向大致呈北北東-南南西走向;其西北部和西南部盤踞著武功山和萬洋山,為贛、湘兩省的天然屏障。
水文
吉安市境內(nèi)水系以贛江為主流,贛江在萬安縣澗田鄉(xiāng)良口入境,縱貫市境中部,流經(jīng)萬安、泰和、吉安市、青原、吉州、吉水、峽江、新干等縣(區(qū)),在新干縣三湖鎮(zhèn)蔣家出境,境內(nèi)河段長264千米,天然落差54米,干流吉安市段流域面積為26251.7平方千米,占贛江流域總面積的32.8%。
廬陵文化生態(tài)園
廬陵文化生態(tài)園是展示吉安市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大型城市公園,占地五千余畝,主要景點有:始建于明代萬歷三十一年(1603年)的文塔(現(xiàn)重建更名為文星塔)、噴水高度達到138米(建時亞洲第二高)的水幕電影音樂噴泉、樹齡達二千多年的廬陵千年古樟、江西省乃至全國最大的萬壽宮,此外還有廬陵堤,廬陵民俗館,廬陵湖等景觀。
吉州窯遺址
吉州窯坐落在吉安市縣永和鎮(zhèn)西側(cè)一塊約2千米長、1千米寬的平地上,24座古窯包如崗似嶺,分布其間。這里曾是古東昌縣縣城所在地,屬吉州管轄,故稱“古州窯”,是中國保存完好的古名窯遺址之一。
白鷺洲書院
白鷺洲書院位于吉安市東贛江中的白鷺洲上。白鷺洲方圓數(shù)十里,因形似白鷺得名。白鷺洲書院建于南宋淳佑元年(1241年),吉州太守江萬里為來此講學的朱熹、周敦頤、程大中、邵雍、張載、程頤等6位儒學大師立祠建書院。宋理宗御賜“白鷺洲書院”五字。白鷺洲書院被世人列為江西四大書院之一。該書院培養(yǎng)造就了文天祥、劉辰翁、鄧光薦等眾多狀元進士天下棟梁。
盖楼回复X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網(wǎng)友評論